我们都知道,在佛教的宇宙观中,有“三界”之说,即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。它们都是有情众生所居之所。
其中,欲界是佛教世界结构学说中最具体、也最生动的部分。按其所说,这个世界的整体,建造在虚空之中,呈圆形而有上下层次。其最下层是“风轮”,风轮之上是“水轮”,水轮之上是“金轮”,金轮之上是“地轮”。
地上布有九大山,须弥山位于中心,为其余八山所围绕。九山之间有八海,最外面的咸海中有四大洲,即:东胜身洲、西牛货洲、南赡部洲、北俱卢洲,每个大洲两侧又各有一中洲,共八中洲。其中,佛教最重视的是南赡部洲,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地方。四大洲之外的山(即最外围的山),叫做铁围山,因其周匝如轮,而围成一个“小世界”(构成“三千大千世界”的基本单位)。
再来看作为世界中心的须弥山,其深入海水之中而突出于海水之上,是地上的最高点。须弥山有点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,为众神所居处。山腰为四大天王所居,分布于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,镇守四大部洲,叫做“四大王天”;山顶为帝释天所居,叫做“三十三天”,又名“仞利天”。这两重天还在须弥山上,故名“地居天”。
而在须弥山上空的,叫做“空居天”。空居天包括四重,由下至上依次是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。它们各有所居,也各有自己的特点。比如夜摩天因享受“五欲乐”而至于乐极,乃时时高唱“快哉”;兜率天也是喜足、乐足,兜率天宫还是一切候补佛的居留地,现世住着未来佛弥勒。
以上所述便是“欲界”,在该世界中居住着天、人、阿修罗、畜生、鬼、地狱众生等有情。尽管其想象雄奇瑰丽,但基本上属于我们所生存和熟悉的世界,包括自然界、社会和国家,以及宗教设想的天堂和地狱。这也是其他宗教和文化也会构想的,尽管具体面貌可能会有所不同。
但佛教的“世界”并没有到此为止。在“欲界”之外还有两种世界,它们与欲界的最大不同,在于没有了食、色等欲望存在,这里居住着从精神到形体都与“欲界”众生完全不同的有情。这就是“色界”和“无色界”。
“色界”位于欲界之上的高空中,由“器”和“有情”两部分构成(欲界也是)。不过与欲界不同的是,这里的“器”指的是色界有情(色界诸天)居住的宫殿。这类宫殿随居住于其中的有情而生灭,有情与器是浑然一体的。是不是很难想象?
色界诸天分为四大层次,即:初禅天(梵天)、第二禅天、第三禅天和第四禅天。每一层又包含若干种天,都非常神奇。比如,第二禅天中的“光音天”,其诸天之间不用声音语言沟通,而以身心所发光明传递信息。佛教认为,世间众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;最初就是由于业力的作用,令光音天的有情下生到梵天,又经梵天下生于地形成人类。所以,光音天可以说是人类的远祖!
如果说色界还算有迹可循的话,那么“无色界”就根本没法用语言来描述了。据经典所言,无色界不占有任何空间,没有任何物质性的存在,因而也无法确定其实际的方位;生活于其中的有情“无色天”,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形体状貌。它包括空无边处天、识无边处天、无所有处天、非想非非想处天等四天。这是比色界诸天更神秘的所在。
不难看出,“三界”之中的“欲界”,是依据世人的实际生活经验而想象、创造出来的神话图景。那么,“色界”和“无色界”又是怎么产生的呢?
简单来说,它们实际上是在佛教独特的修习方式——“四禅”和“四无色定”(通称“四禅八定”)修行过程中,产生的特殊的心理经验。非禅定者是无法体验的。这也是我们一般人可以理解“欲界”,却很难想象“色界”和“无色界”的主要原因。
“四禅”的修持有先后顺序,即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和四禅,分别对应“色界”的初禅天、第二禅天、第三禅天和第四禅天。它们都是修行者在禅中遨游,于获得独特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的基础上,所构想产生的另类世界。从因果业报的角度看,今世修禅达到什么境界和等级,来世即可生为相应的“禅天”。
同样,“四无色定”的修持也有次第,即:空无边处定、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,分别对应“无色界”的四天。
按照佛教的说法,人是“五蕴”(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其中,除色蕴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外,其余四蕴都属精神或心理现象)和合的产物,而通过“四无色定”的修习,就能够消除“色蕴”的枷锁,使之不再成为“人”的构成因素;这样,“人”就变成了只有“受、想、行、识”四蕴积聚的有情——“无色天”,不再受“色蕴”带来的种种痛苦,从而更加趋近于解脱之道!
这就是佛教“三界”的由来!